第(2/3)页 小凰仙便将琵琶放下,转身进入闺中。留下众人眼中无尽失落…… 老僧的相貌极其干枯,看起来就犹如皮包骨头一样,令人骇然。但是其周身却隐现清净的佛光,而且肌肤极其白皙,眼中更是神采奕奕。 那被称作“心尘”的小沙弥闻言点了点头,回答道:“师父曾说过。药王寺是净,少林寺是禅净,灵隐寺是唯识,莲寺是反溯。” 而在一阴暗角落之处,一个相貌十分普通,仿佛至于人群便毫无特色的青年,眼中却浮现出了几分灰暗。 “再这样下去,我全真教恐怕要从世间除名。却像方仙道、逍遥道一样成为隐世宗门了。” “长春功?” 比如少林寺之前便是如此。 至于灵隐寺,心尘虽然很少听见。但是也隐约听自己的师父说过,灵隐寺所修之法。看似是佛门,实际上却似乎脱胎于道门,并非真正佛门。所以…… 半晌后。 她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碧光一映,更是灿然生辉,令人心中荡漾。 …… 柳丹阳点头: “一百年前,师父在闭关之前,曾前往过少林寺,希望能够将这‘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借阅回来。但是,却在少林寺藏经阁,碰到了那空闻神僧,最后并立下了‘百年之约’……” 片刻之后,青年轻轻地将桌子上的一杯清酒饮尽。随即下一幕,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但见今日,一有倾国倾城之姿的绝色美女,手抚琵琶,坐在酒楼之顶,转轴拨弦,妙音无限。令人心神迷醉,眼现慕色。 老僧看着心尘小沙弥,半晌后淡淡说道:“灵隐寺、莲寺乃法不相同。但皆有精义,且出自正典,难明对错。但金轮寺则不同,行密灌顶,囊纳邪典。看似佛门,实乃外道耳。” 在此没有“空闻神僧”之前,少林寺和药王寺这一派系只有老僧一名罗汉。而莲寺和灵隐寺,则都有“罗汉”存在。 少女一边说着,笑靥生春,衣襟在微风之中轻轻飘动。一边却又露出了一副为难之相,给人的感觉甚是可爱。 那老僧微微笑了笑,说道:“是啊。不过,那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为师,也和你差不多大小。所以,现在倒是不太好判断了。” 伴随着青年道人的动作,天地之中隐有无尽灵气盘旋在他的身周,形成丝丝白气,仿佛将这里映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其中又将空闻神僧的名声添油加醋了一番,尤其是将“拜血教”的故事,多加精彩描述,赘述了神僧是如何顿时在拜血教妖人、镇北侯庞师威风大显的。便令人产生了无限遐想。 此场景极度惊悚,但明明就在酒楼之中,这么多人,但却没有一人感到异常。 一曲奏罢。 看着眼前小沙弥的样子,老僧眼中浮现出了几分深深地欣慰。 但这时,老道者却叹了口气,说道:“寻风,到了我等的身份,这天心奥妙,道法玄奇,早已凌驾于俗世繁荣之上。一时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 “这一次他能够度过庄严法劫,我虽自愧不如。但就算那地藏转生经修至大成,最多也不过是元神法身之境罢了。就算略胜于我,也胜不了几分。至于太乙神境,那是痴心妄想。绝没有朝廷说的那么夸张。” 老僧说道:“空闻大师是大晋少林寺的高僧。为师当年曾和他见过一面,被他的高深佛法、见解深深折服。而且他的功德修为也很是出众,即使是为师,也不能及也。” “非是如此。”老僧轻轻摇头,说道:“心尘,你可还记得为师跟你说过的佛门四寺的区别吗?” 少女轻轻地靠近青年道人,在他耳旁嗫声说道:“掌教师兄,你都在这里闭关一年未曾离开了,难道说你也要学师父一样,一朝入定,百年不醒吗?” 听着众多江湖中人对那“空闻神僧”的热切讨论,老者的眼中却浮现出了几分不屑之色: “空闻?哼……最多不过是一个元神而已。” 少女全身都沾染了泥沙,脸上手上全是污渍,神情似乎露出了几分委屈,但漆黑灵动的眼珠之中却似乎带着几分偷笑。 “连师父您都不能及?”小沙弥不由得愣了一下,眼中似乎有些许不可思议。 柳丹阳顿了顿,说道:““鸣凤师弟,你可知道,你所修炼的‘长春功’是从何而来的吗?” 一个身披白色袈裟的老僧喃喃说道。 此刻,他的神情似乎隐约浮现出了几分回忆之色,其中百味杂陈,令人一时不解。 在这天下之中,宗师可谓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类似“道家三宗”,“佛门四寺”这样的武道大宗,在经年累月之中,也往往可能会出现断层,导致宗门有时代没有宗师。 在此时,药王寺“妙宝殿”中。 …… 或许,自己是该找个时间,去与那位空闻大师再见上一面了。哪怕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一同坐下,论论佛倒也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