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没有光棍的光棍节-《每天都在学做人》
第(2/3)页
所以夏云则为单身人士抱了几句不平,马上回到奸商阵营,满脑子想着怎么趁节日人流爆满的时候大赚特赚。
他们现在大部分工作还是在给前老板擦屁股,清理他剩下的那堆烂帐,所以别看煌世每天热闹红火人来人往,等到旧会员卡片到期,有几人肯续卡还未可知呢。
拜前老板所赐,那个龟孙动不动就跳楼促销,把煌世的定价体系搞得一塌糊涂,让夏云则每次看见会员名册后面的价格备注就想给前老板拴根绳送他去蹦极。
绳最好拴在脖子上。
陆远非接手之后,通过分析容江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以及房价涨跌,重新制定了价格,两千一年的会费在本地健身行业属于中等水平,销售人员还可以自由掌握折扣幅度,最多让人砍掉30%。
但是老会员们仍对曾经昙花一现的999三年念念不忘,虽然那波促销短命得没几个人能赶上。
夏云则这些天忙着填鸭式学习健身知识的同时,也啃了一些营销学教材,比较能理解他们的心理了。
虽然都没赶上那个击穿地心的低价,但是毕竟有几个幸运儿赶上了呀!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跟别人贱卖,跟我这儿抬价?爷当然不乐意了!
人们的心理就是这么玄妙,尽管外面同档次的健身房都比煌世要贵,但这帮被养刁了胃口的老会员就是认定外面的教练会念经,管他有证没有证。
所以对于旧客户流失这个问题,夏云则从来不敢太乐观。
陆远非也不会天真到认为消费者都会保持理性客观比对,煌世这牌子被前老板做砸了是不争的事实,要想把价格拉回正轨,难度不亚于把沪指拉上五千点。
但是他不想让煌世再走一遍低价营销、拆东墙补西墙的老路。
以极低的价格大量揽客,无异于饮鸩止渴。
固然能解燃眉之急,却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上赶着不是买卖,这样揽来的客,对健身房不会有什么忠诚度,更别提归属感了。
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接手一家经营不善的健身房,比投资新建一家还要艰难。
陆远非是个心志极其坚定的男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力克艰险,一往直前地走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