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兵阵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而陷阵营若是真的能将这全部的阵法融会贯通,那才称得上是能攻能守。 其一为方阵,方阵用来截击敌军,其布列的方法是:中心的兵力少,而四周的兵力则必须多而强,将领的指挥位置靠后。 中间布兵少是为了便于发号施令。四周兵力多而强,是为了便于截击敌军。 其二为圆阵,圆阵用以集中兵力防守;孙膑时代,即以战车皆布置在内,护卫主将。 关平与尹渊将之稍作改进,以弓弩手居中,作为远程火力打击覆盖,盾牌手居最外,第二层便是长戟手,骑兵缩于阵内,以作最不利的情况——阵破时的护卫主将突围工作。 指力则是以二指禅做俯卧撑之类,指力于古代战斗中,极为重要,握紧手中兵器,拉动弓弦,发射弩箭,都需要很想的指力。 古代人大多营养不良,多为夜盲,便是白日,也看不清楚,关平一方面努力改善伙食,一方面令人盯视飞鸟,也不知效果如何。 协调性的训练便是走吊桥,踩圆球,具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显著。其余诸如反应能力,关平本也不知,凭着后世的一些经验,制定出大大小小一些方法,各有所增强。 第二大方面,便是心理素质,也就是胆气与适应能力。无非就是半夜睡墓地,□□衣服跳进粪池之类。 士兵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可不可否认,效果明显。然后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战斗能力的培养。[ 关平只制定了一个总的原则。即为:注重实战,而舍弃哨。最为常用的办法便是,以木棒前缀以石珠,石珠上包裹麻布,涂有石灰。 对练时,以身上多石灰点为败。败者的惩罚便是晚上宿营之地改在墓地,第二日清晨负重跑时加石块十斤。 其二便是阻止徒手搏斗,参加与否,全凭自愿,鼓励见血,赢者累积到一定次数可升职位,这主要是锻炼士兵的血气,断胸骨、肋骨者不在少数,倒也发掘出不少人才,依其本事分别授予伍长、什长、队史、屯将等职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