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非要做得与前任不一样,要进行改革,便是要显出自己的能耐来,否则就成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无论是京城的天子,还是从河东远远赶来上任的董卓,只看到了黄巾之乱初期,官军的几场大胜,却何曾知晓官军在里面付出的努力?因此,他们竟真的将黄巾军当做软弱可欺的山贼了,疏忽大意之下,董卓固有此败。 其实也不能过分苛责董卓急切,犯了当年赵括的错误。要说董卓多年在西北带兵,能积功做到河东太守的位子上,虽然有贵人扶持的功劳,却自然也不是不知兵的莽夫。可是天子之所以将卢植撤职查办,给出的理由是顿兵不前,判处减死罪一等(即无期徒刑)。 因此,董卓肯定要极力避免卢植所犯的“错误”,听从天子的意思,积极进攻的。因此,造成了官军伤亡颇巨的恶果,才使得黄巾军得以趁机突出广宗一部分。董卓这一番大败,损失了五千人,所造成的直接恶果,便是官军士气大沮。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一旦没有了士气,便是有再好的训练,再精良的装备,其战斗力也是不值一哂。 因此,经此一战,围困广宗城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广宗城中主力虽然尚在,却无法阻止部分太平道人流窜中原,这无疑给完全剿灭黄巾军的战争留下了一个极大的尾巴。 此后各地贼寇随便占个山头都敢称自己是黄巾军,毫无疑问,与此战董卓的决策失误是有直接关系的。 放那信使疾速进京报信,郭斌便命令士卒加速前进。 想必拖延了这么多天,关羽早已将信件交给了皇甫嵩,而皇甫嵩为卢植求情的奏折恐怕也摆在了天子的案头,只要董卓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卢植被无罪释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此,郭斌进京的一行人,也没有了继续拖延的必要。 这一番加快速度,不几日便进入了洛阳境内。到了京师,郭斌先去将卢植安顿好,并上下打点一番,方去缴了董卓的将令。 卢植谆谆嘱咐郭斌,道:“董卓屡战屡败,朝廷必难相容。董卓既罢,恐怕也不会启用老夫。而皇甫义真方在长社大胜二十万黄巾贼寇,功劳盖世,声势震天,朝廷必然会启用他前往北线,对战黄巾主力。”义真,便是皇甫嵩的表字。 摆摆手止住要说话的郭斌,卢植继续说道:“皇甫义真将你作子侄看待,你又曾于长社在其手下任职,彼此想必都熟悉。待你缴了将令,可求去广宗继续剿匪。皇甫义真久居边地,熟悉兵事,你在他手下必可一展所长,为朝廷立下殊勋!” 听了这一番话,郭斌不由得对卢植的眼光和见识肃然起敬。他自然知道历史上卢植被问罪,董卓又接连战败后,便是皇甫嵩接替了北路军的指挥权,并带领着北路军剿灭了盘踞在冀州的黄巾军主力,大致完成了剿灭黄巾军的重任。然而他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后世发达的互联网,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流行和各种评论三国的书籍和视频的广泛传播,并不是他真的具有了洞穿这个时代的深邃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科学的超越常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而卢植竟然能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敏锐而准确地察觉到未来的政治走向,他所凭借的,自然是真本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