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黄巾之乱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社之战(一)-《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朱儁听了,面上的不自然一闪而逝,却并没有说话。

    这两个月来,首战失利的阴影便一直笼罩在朱儁的头上。

    要说这个朱儁,却也是声名显赫,文武双全的主儿。他出身寒门,少年时因赡养母亲而闻名。其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迁任兰陵令,有特殊政绩,被上表推荐。不久拜交州刺史,仅率家兵五千人就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

    正是有了平贼的这一重要履历,方在今年受到朝中众臣举荐,得拜为右中郎将,统领两万大军与皇甫嵩一同剿灭颍川黄巾。要说如今的大汉朝天下,除了带兵拱卫京畿的大将军何进,就属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三位新封的中郎将了。因此,官运亨通的朱儁那是春风得意,心情舒畅啊!

    然而,正在兴头上朱儁,初入颍川的一战便败在了黄巾军波才的手上。就连人称江东猛虎的孙坚也身陷重围,受了重伤,还是他手下的乡兵不顾生死地勇猛冲杀,方将其驮了回来。

    这一战,对朱儁的打击可是太大了,朝廷三路大军,自己是最初与黄巾军接战的,本想着来个开门红,讨个好彩头。等拔个头筹,上奏朝廷,让天下人知道知道,自己虽然在三位中郎将中屈居末位,却是绝不比其他两位差。

    因此,看到黄巾大军撤退,朱儁便下令以勇猛著称的孙坚率领所部攻击前进。哪里知道这本是黄巾军的诱敌之计,待孙坚脱离官军大部队,却见黄巾军回头反杀,将孙坚所部围了起。

    非但如此,黄巾大军借着地形之利,伏兵尽出,将官军打得落花流水,损兵折将。待与皇甫嵩大军于长社城外会合后,说明了情况。皇甫嵩便命令大军就近进入长社城中,刚一入城,黄巾军便尾随官军败兵而来,一拥而上,将长社城团团围住。所幸皇甫嵩所部两万官军皆为生力军,皇甫嵩本人又是久战宿将,久镇边地,经验极为丰富,才多次将黄巾军的攻势打退。

    黄巾军在丢下几千具尸体后,方才退去。却是在城北和城西屯驻下来,分明是一副持久战的准备。要说这波才也是好大的本事,好大的野心,他这颍川一郡的黄巾军竟能将官军两路大军堵在长社城中出不来,张角在冀州再拖住卢植所部,那天下就任由黄巾贼闹腾了。

    可是郭斌的前来,改变了长社城内外的实力对比。官军士气渐渐回复,黄巾贼的士气则被不断消耗。双方力量对比此长彼消,这本来是好事儿,可军中流传的一些话,却让朱儁暗暗恼恨。

    说得好听的,是官军士气大挫,全是因为朱儁轻敌冒进。说得不好听的,都说朱儁因为心中不忿为皇甫嵩辅贰,贪功冒进,想着强压皇甫嵩一头,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更有甚者,说朱儁当初率领五千家兵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是虚报战功,此次为右中郎将更是走了后门,有贵人在后面使了力气。林林总总将朱儁说得很是不堪。

    到了郭斌前来长社,连续半个月来对黄巾军的滋扰,很是提振了官军的士气。长社城中的紧张气氛渐渐平息下来,各种流言便又逐渐滋生。有人拿着郭斌与朱儁相比较,说朱儁枉然身居高位,却只会带着大军往黄巾贼的埋伏圈里闯,致使损兵折将,南路大军退守长社,连一干军士的也没有机会出城捞取战功了。再看看人家骑都尉郭斌,年纪虽然不大,却是能征善战,这半个多月来以七百骑兵杀伤黄巾贼寇达到三千余人。

    军中的将士多是新近征召,又非朱儁嫡系兵马,嘴里便没干没净地乱说。事情传到朱儁耳朵里,便很是不对味儿,要说他也是忧心国事,方行军激进了一点,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怎么能因一次失误便质疑一个将领的能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