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毕竟阳翟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阳翟县一日不在手中,他纵然拉起来百万大军,亦是如鲠在喉,难受得很。另外,郭斌远在京中,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消息。以郭斌的才能和在阳翟的影响力,波才相信若是郭斌在城内,即便是派来十万大军亦不一定能将阳翟拿下来,城内百姓都向着他呢。而此番郭斌不在阳翟,确实是个好机会。 另外,阳翟地处偏僻,消息传递不便,待到阳翟被围的消息进京,恐怕天下太平道都已经在各地举事了。 这些都是当初贾仁游说波才时所说的道理,虽然都很有逻辑性,波才却依然不为所动。因为大贤良师约定在三月初五举事,是不容更改的。作为大贤良师的八大弟子之一,波才自然是极为理解大贤良师选在此日举事的深意。 直到一个消息传来,波才方接受了贾仁的建议,派遣手底下最为骁勇善战的“截天夜叉”何曼率军前来攻打阳翟。 “京中总部沦陷,马元义被捕。” 仅仅十一个字,却使得波才大惊失色。马元义负责在京师联络,掌控着京中太平道的名单,他一旦被捕,便预示着京中太平道几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大贤良师当初制定的斩首洛阳,然后天下呼应,以冀州、兖州、豫州所屯大军拱卫京师,并抵御各地勤王之师的谋划亦随之沦为笑话。 朝廷必然会派人四处搜捕太平道,并大索太平道高层。因此,非要坚持三月初五举事的约定,便失去了其意义。这才是波才同意贾仁所请,提前举事,攻取阳翟县的根本原因。至于为何波才得到消息会如此迅速,在郭斌抵达颍川之前便获知京中失败之事,那是因为太平道自然有自己传递消息的方式。太平道这么多年的谋划,收集天下消息的手段是层出不穷的,其信息传递的速度亦极为惊人。 他们买通了驿传官员,以密码的形式将信息夹杂在朝廷急件中,通过大汉王朝蛛网般密布的驿传系统,将信息通往各地,这才是张角能够随时掌握天下消息的根源。 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东汉时为节省费用,则往往但设骑置而无车,由于法律规定驿传只能用于公事,西汉大贵族大官僚也有私置驿传的。 驿传速度极快,效率很高。西汉时,从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到长安,公文往返只需七天。东汉时,奉天子玺书的使者骑行,一昼夜可达千里。因此京中事败的消息借着朝廷邸报抵达颍川时,郭斌还在路上呢。 自从来到阳翟县,贾仁辅佐何曼的一番作为可圈可点。许多主意,亦只有对阳翟县周围的山川地形极为熟悉之人方能提出来。比如在阳翟北面山中伐木,然后顺流而下,用以制作攻城器械的材料,若非本地人,谁能想得到? 何曼对贾仁道:“先生,如今顿兵城下几日,我们日日搦战,那赵云却只是高挂免战牌,并不出城,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啊。先生可有妙策破城?” 贾仁轻抚长髯,挥了挥手羽扇,道:“将军莫急,我的人早已进城,最迟不过明日,自会有消息传来。将军只需静等几日,阳翟县的大门自会打开。” 第(2/3)页